Pages
home
about
portfolio
thinkingParticles
V-Ray
PhoenixFD
tutorials
glossary
download
2015/04/11
Mudbox數位雕塑的最佳操作實務
原文:
Mudbox HELP / Best practices for sculpting
編譯:Hammer Chen
這篇譯自
Mubox 2015的線上手冊
。個人喜歡Mudbox直覺易上手的介面,幾乎只用Sculpt Tool、Wax Tool加上Shift (平滑化),Ctrl (凹下去),B(控制筆刷大小),M(控制筆刷強度)就可以做出想要的雕塑效果。這篇標題是數位雕塑的最佳操作實務,講的是觀念,不限於Mudbox,可以當做所有的數位雕塑的準則來看。
Read more » 繼續閱讀 »
2015/04/10
Mudbox與Zbrush的比較討論
原文:
Mudbox Drops to 10$ a Month
原貼:
authentic...等人
編譯:
Hammer Chen
譯者最近用
Mudbox
做了雕塑的案子,開始對
Mudbox
與
Zbrush
這兩套軟體的差異感到興趣。這篇翻譯自
www.polycount.com論壇
上的討論。如同現在的網路新聞般,鄉民的留言比本文精采,更寫實。排版精美的產品Review ,比不過論壇上直率網友精準用詞。以下文章為略譯,如有興趣可直接閱讀
原文
。翻譯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產品價格請向該公司官網查詢。
= = = 以下為翻譯 = = =
authentic問:『好奇有沒有人注意到Mudbox現在每個月只要10美元(直購價是$495) 價差是(比直購差40% 比永久購買便宜了6.6倍) ,或許現在跟zbrush比更有競爭力了,我常用Mudbox 比較愛mudbox甚於zbrush 但我想知道zbrush用戶是怎樣想的?一年只要120美金 我覺得還蠻誘人的!』
Read more » 繼續閱讀 »
2015/03/21
特效TD的一天
原文:
A day in the life of an effects TD
作者:
David Gould
翻譯:
Hammer Chen
這篇譯自chaosgroup論壇,作者從
特效TD
每天會遇到的流程與問題來切入,說明
PhoenixFD
新增哪些功能才會對我們這些特效TD有所幫助。
= = = 以下為翻譯 == =
在被要求新版或是改良得的時刻
,
我想最好先回顧看看我們每天遇到的根本問題
,
而軟體能夠怎樣幫助我們?
我最早是在
魔戒
─
雙塔
(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Two Towers)
製作特效
,
當時主要是用粒子與貼圖粒子
(sprites) 。
接著我就在
WETA Digital
做研發的工作
:
寫
shader、
照明
、
效果
,
也在角色部門工作
。
現在我在撰寫也導演我自己的電影
,
我覺得十年前遇到的根本問題到現在還是一樣。
案子一開始的時候你要儘快地大致
(blocking out)
做出效果,
設定場景的角色動畫
,
這樣你就有特效的初次約略版本給特效主管看
。
這個版本裡面你可以只渲染
1K
解析度或是更小
,
一旦速度
位置與交互作用等等的核可了
,
那下一步就是改善模擬的品質
,
產生高解析度的畫面
,
必須要渲染
2K
或是更高的解析度。
我覺得目前
Phoenix FD
很適合作為初期調大致效果
,
因為其視阜的
GPU
算圖與快速模擬時間
讓你快地輸出視阜預覽而不必實際算圖出來。
這對於在抓大致位置的階段
,
需要快速調整(
turnaround
)的階段真的有幫助!
然而
下一步是最困難的
是
TD
花超過
90%
的時間在個階段
,
也就是做出更高解析度的模擬版本
用在更高解析度的算圖上:
a)
目前
,
要直接把低解析度模擬增加細節是很複雜的
。
你可以減小
cell
尺寸
,
但是這同時也會改變模擬的屬性
(註:會影響模擬的形狀
動態
…
等等)
然後你可以藉由修改
Max Step
與
SPF
來對抗因為改變
cell
尺寸所造成的最終結果改變
,
但是會需要很多的『微調』才能達到跟粗調階段一樣的外觀
。
很重要的是在這個階段
,
粗調模擬已經被上級批准了
,
因此我必須要維持模擬的形狀與速度
,
要跟粗調一樣,
唯一差別是解析度細節要變多!
b)
要讓算圖具有更多細節也是很麻煩的
。
基本的模擬表面沒有太多足夠的細節
,
特別是高解析度的畫面
,
結合
Displacement
與貼圖紋理的技巧會有幫助
,
但貼圖紋理的尺度必須要設定為多少就需要技巧。
這不是很直覺的
,
哪種紋理最適合
?
Volume Noise
或
Solid Fractal?
貼圖紋理應用到模擬的顏色有其侷限
,
因為會跟模擬的顏色加乘,
如果能夠有更好的顏色控制
,
應該會有幫助
。
我個人很喜歡
PhoenixFD
能夠根據模擬本身產生程序性
displacement
與程序性貼圖紋理。
c)
最後
,
你必須要滿足特效主管的要求,
任何的畫面都可以變快變慢
(retime)。
主管會要你把原本的畫面變成慢動作
,
或是加速。
目前用
PhoenixFD
很難到這個效果
,
儘管
PhoenixFD
有提供
Time Scale
這個選項。
所以
,
放大格局來看
PhoenixFD
能夠幫助特效
TD
的地方有:
要能提昇現有的模擬解析度
,
但還維持基本型態與速度
盡可能地渲染出多細節的模擬效果
精確地對模擬變速
,
而不改變原始的特性
(外觀
速度
…
等)
我相信所有的
TD
都會希望
PhoenixFD
提供上述功能
那麼什麼是你每日工作的大格局重點呢?
怎樣可以在工作上幫助你?
[延伸閱讀]
特效TD的工作準則
Phoenix FD 2.2 守恆參數比較
Vlado與Blagovest談VRay RT GPU最新技術
Chaos Group
公司的Vladimir Koylazov (Vlado) 與Blagovest Taskov兩位先生在GPU科技大會(GPU Technology Conference)上演講,現在您可以在線上觀看。影片請點
這裡
。以下為影片的截圖:
Read more » 繼續閱讀 »
2015/03/16
VRay 3.0: Quick Settings快速設定背後的意義
我們知道為了要簡化操作,降低門檻,
V-Ray 3.0
版本開始,安裝後會在3ds Max左邊多了一個工具列 ─ 稱為V-Ray Toolbar。把一些常用的功能做成工具列方便用戶快速設定。
Read more » 繼續閱讀 »
2015/03/13
歐特克助力《鳥人》《星際效應》等影片榮獲奧斯卡大獎
歐特克與Shotgun軟體提供的傳媒娛樂設計軟體,成為今年奧斯卡金像獎 5部最佳視覺效果獎和7部最佳影片獎提名影片的致勝關鍵
【2015年03月13日 , 臺 北 】在助力電影人演繹精彩故事的過程中,技術所扮演的角色也正持續演進,今年的奧斯卡提名影片就充分展現了全球電腦繪圖產業(CG)令人驚歎的藝術才能。從最佳影片、最佳視覺效果到最佳攝影、最佳動畫長片和短片等,本年度諸多極受讚譽的影片在其創作過程中皆運用了全球 3D 設計、工程及娛樂軟體領導廠商歐特克公司(Autodesk, Inc.)的傳媒娛樂軟體。為此,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授予歐特克「科學與技術成就獎」(科技獎)以表彰其出色的技術水準。
Read more » 繼續閱讀 »
歐特克公布Subscription合約授權模式的轉變
【2015年03月13日 , 臺 北 】全球 3D 設計、工程及娛樂軟體領導廠商歐特克公司(Autodesk, Inc.)宣布,自2016年2月1日起,歐特克絕大部分非套件軟體產品的全新商用授權將僅透過
Desktop Subscription租賃方案
銷售。透過這些
轉變
,歐特克正逐步轉換為以Subscription合約為基礎的銷售模式,讓客戶擁有便捷的產品管理和部署體驗,並能以更低的前期成本和靈活的即付即用方式在工作流程中更輕鬆地採用新工具和新技術。
Read more » 繼續閱讀 »
歐特克公布第四季財報 成果豐碩
營業額與Subscription合約數均大幅成長 FY15 Q4和FY15現金流量創下新高
【2015年03月13日 , 臺 北 】全球 3D 設計、工程及娛樂軟體領導廠商歐特克公司(Autodesk, Inc.)日前發布於2015年1月31日截止的會計年度第四季及全年度財報。營業額與subscription合約數量成長強勁,同時營運現金流量創下新高,充分反映出歐特克持續推動的業務模式轉型獲得重大斬獲。
Read more » 繼續閱讀 »
2015/03/08
VRay模擬檢定考 (一)最佳GI配對
V-Ray提供用戶四種GI引擎,分別為蠻力法(Brute force)或某些時候稱準蒙地卡羅(quasi monte carlo,QMC)、輻照映射(Irradiance map,IM)、光子映射(Photon map,PM)與光快取(Light cache,LC)。這四種引擎具有不同的優缺點,V-Ray讓你在一級反彈與二級反彈中可以選擇不同的GI引擎,以截長補短,這也是使用V-Ray算圖的優勢之一。但是不同的GI配對,適用於不同的場景:
Read more » 繼續閱讀 »
2015/03/02
Vlado談V-Ray的現況與研發走向
V-Ray提供的工具ply2vrmesh可將PLY格式的模型轉成.vrmesh格式
原文:
V-Ray: Vladimir Koylazov reflects
作者:
fxguide / Mike Seymour
導讀:
Hammer Chen
這篇是fxguide專訪V-Ray教父─ Vlado先生,關於V-Ray現況與未來策略走向的文章。內容很長所以這裡不做逐字翻譯,僅分享個人內容理解與導讀,對V-Ray的現在與未來有興趣者可直接閱讀
原文
。
- 第一段就說V-Ray是以達到視覺上正確且讓專案在期限內完成為優先再考慮物理精確性,後面會談到skin shader皮膚材質,在開發上也是一樣的哲學。
Read more » 繼續閱讀 »
2015/02/24
V-Ray 3.10修正檔即將改善GTR BRDF
原文:
Improvements to the GTR BRDF
作者:https://labs.chaosgroup.com
編譯:Hammer Chen
V-Ray 3.10新增了在V-Ray材質中可以使用一般化的
Trowbridge-Reitz
(generalized Trowbridge-Reitz,GTR)反射BRDF的選項(當其高光尾部衰減,highlight tail falloff參數變成2.0時 BRDF就會相當於
GGX BRDF
)。但是,初版的功能導入材質具有某個缺陷,當低的高光尾衰減與高的光澤度(glossiness)數值似乎會呈現發光 (glow)的效果,如上圖那樣。
這是因為我們對於所有的尾衰減(tail falloff)數值使用了相同的陰影遮罩函數(shadowing-masking function) ,即便是這種狀況只會在當衰減職等於2.0的時候才會產生。這些材質不只是有發光的傾向,而且算圖時雜訊便多。這兩個問題同時發生時的材質,例如布料會變得『有趣』,所以我們想要修正這個問題。
Read more » 繼續閱讀 »
2015/02/23
Realflow常用參數筆記
筆者這兩年做了幾個Realflow的案子,很多關鍵參數幾乎每個案子都需要類似的設定,而這些參數往往是流體美感的關鍵。製作流體經常就是在細節過多,與細節不足之間,模擬時間與專案時程找到平衡。為了加速將來製作效率,以下把參數做筆記:
1. 由3ds max <=>Realflow之間的檔案交換,重點是要確保自3ds max輸出的SD file尺度跟Realflow中是吻合的。以下是個人習慣設定,其他軟體如Maya可能會有不同。
Read more » 繼續閱讀 »
2015/02/19
VRay Adaptive sampling自適應採樣官方圖解
原文:
V-Ray 3.0 for 3ds Max Help / Adaptive sampling
翻譯:
Hammer Chen
概述
V-Ray是個
自適應採樣(adaptive sampling)
的算圖引擎,意思是當V-Ray需要計算某數值,例如某個像素的顏色或是從表面反射的光線, V-Ray會根據場景的狀況,採用不同數目的採樣計算該數值。 V-Ray的自適應採樣的演算法很直接, 任何需要多種採樣的影響, V-Ray都會先計算小數目的採樣,然後如果採樣的變異數(variance)太大的話, V-Ray就會提高採樣數目 直到結果夠好。
Read more » 繼續閱讀 »
2015/02/18
VRayScatterVolume材質功能詳解
原文:
VRayScatterVolume
翻譯:
Hammer Chen
概述
VRayScatterVolume材質是
VRay 3.0
中專門設計製作以
蠻力法
(brute force)計算
SSS的材質
。 這樣我們能夠得到
無偏差(unbiased)
的材質效果。用法是先用VRayBlendMtl然後把VRayScatterVolume丟到基礎材質(base material)中,這樣讓你可以產生複雜的次表面散射效果的材質,而鍍模材質(coat material)建議設定為透明或是帶有折射的VRayMtl材質。為了獲得最佳效果,建議你的鍍模材質要勾選影響陰影(Affect Shadows)的選項,這樣光線才能夠容易穿透進去。
Read more » 繼續閱讀 »
2015/02/17
如何讓算圖有相片寫實感( photographic)
原文:
THE PHOTOGRAPHIC LOOK
(BBB3viz)
作者:Bertrand Benoit
翻譯:Hammer Chen
業界的藝術家似乎都在追求一個矛盾的目標: 一方面要用電腦做出不可能的東西,另一方面又想要複製真實的世界。大部分時候藝術家追求創作藝術, 這個藝術像真實的東西,或者至少要是合理的。
為了要達到寫實,需要很多步驟。從收集參考圖、到建模、到燈光、場景物件。為了達到相片級的寫實, 又是更高層次的東西, 比較專注在最終的外觀。 這點就是我本文的重點,回應許多讀者來信問我怎樣達到最終寫實影像的問題。
請注意這篇不是後製教學。儘管最後會談到後製, 還是有很多上游步驟跟後製一樣重要,確保你在算圖進行後製能夠達到最佳品質。
相片級寫實是一個永遠還有更高層次的目標, 我不認為我有達到這個最終目標。 但這激發我的興致, 以下我分享幾個技巧,有些是實際的,有些是比較抽象的。
Read more » 繼續閱讀 »
2015/02/12
thinkingParticles控制位置產生波動效果
最近在測試用tP製作波動效果,基本上就是自中心點讓粒子在Z軸上下移動,最終的效果像水波擴散開來的效果。在Cristian Pop先生所寫的教學
How to Create a Dancing Particle Effect using 3ds Max and Thinking Particles
,裡面的方法是用黑白貼圖控制粒子的位移,這個方法比較不能用在通用的地方,因為粒子必須要自某平面(帶有UV)才能使用。
Read more » 繼續閱讀 »
商業軟體評論機構G2 Crowd 發布2015年CAD產品報告AutoCAD拔得頭籌
G2 Crowd 所發布的2015年冬季一般用途CAD報告評比表
【2015年02月11日 , 臺 北 】全球 3D 設計、工程及娛樂軟體領導廠商歐特克公司(Autodesk, Inc.)甫於去年12月歡度成立32周年紀念,近期歐特克設計與文件軟體
AutoCAD
又於領先的獨立商業軟體評論機構G2 Crowd所發布的ㄧ份報告中脫穎而出,榮獲一般用途CAD產品領域最高總分。
這份報告以方格圖式(grid-style)呈現並藉由不同的項目來評比各種CAD軟體,將這些軟體以四個不同等級來區別:領先者、表現優異者、競爭者、以及利基者。其中,AutoCAD以87分拿下領先者等級的第一高分,而列於領先者等級的第二高分產品總分為79分。
Read more » 繼續閱讀 »
歐特克與施耐德電機合作促進當代建築生命周期管理
歐特克與施耐德電機合作,共同促進當代建築生命周期管理的實踐
【2015年02月11日 , 臺 北 】全球 3D 設計、工程及娛樂軟體領導廠商歐特克公司(Autodesk, Inc.)與全球能源管理專家
施耐德電機(Schneider Electric)
日前宣布簽署合作備忘錄(MOU)。根據此協議,施耐德電機和歐特克將合作提升現在基於建築資訊模型化(BIM)技術的建築生命周期管理實務。
根據MOU協議合作內容,兩家公司將找出能彼此互補強項的方法,讓建築物能從設計和營造,乃至於營運與生命周期結束的整個過程都更具節能效率。這項合作也將包含能源管理、建築物自動化與控制,以及工作區(workspace)管理等領域的新款解決方案和服務。
Read more » 繼續閱讀 »
Voxel8與歐特克發表全球首款3D電子元件印表機
Voxel8與歐特克在CES共同發表全球首款3D電子元件印表機
【2015年02月11日 , 臺 北 】
全球第一台多重材料3D電子零件列印機的開發團隊Voxel8宣布,其首款產品Voxel8開發者套件(Developer’s Kit) 現已在其官網
www.voxel8.co開放預購
。獲得Braemar Energy創投資金支持的Voxel8團隊也同時宣布,已與合作夥伴歐特克攜手開發Project Wire新款設計工具,可用於Voxel8平台上列印3D電子裝置。在雙方的通力合作下,Voxel8和歐特克可協助設計師與工程師列印出包含嵌入式電路的3D電子零件,這也是有史以來的第一次。
Read more » 繼續閱讀 »
2015/02/06
thinkingParticles隨機分成兩個群組
最近在
Cebas thinking particles的FB粉絲團
問了一個很簡單卻又實用的問題:『怎樣隨機將現有的群組A,隨機分成兩個群組B與C?』
Fabian Buckreus先生給了很棒的答案。在Group A後面接上Expression,input 設為a,其中填入mod(a,2),這表示送進來的粒子ID除以2,如果整除就送到Group C,如果不是就送到Group B。
Read more » 繼續閱讀 »
Newer Posts
Older Posts
Home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