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視窗中按下Tab鍵,可叫出Tab Menu,或Tools Menu。
2025/04/01
2025/03/31
VIVACOM的logo長得好像...
商標法方面應該不至於構成問題,畢竟兩者屬於不同產業類別。不過,後來 VIVACOM 和 Chaos 都更換了自家的 logo。
2025/03/29
俄羅斯對保加利亞的影響力
保加利亞經典Bolyarka啤酒配起司
БОЛЯРКА Светло,或Bolyarka light,保加利亞經典的淡啤酒。Bolyarka 是來自保加利亞 Veliko Tarnovo(大特爾諾沃)的一個啤酒品牌,釀酒歷史可追溯至 1892 年。也就是有一百三十幾年的歷史了。該酒廠提供多款不同類型的啤酒,其中包括: Bolyarka Light(Болярка Светло),Bolyarka Dark(Болярка Тъмно),Bolyarka Weiss(Болярка Вайс)和Bolyarka Live(Болярка Живо)。
其中Bolyarka Light,也就是照片中的主角,是一款酒精濃度 4.1% 的淡色拉格啤酒,呈現透明金黃色,氣泡適中,並帶有來自 Hallertau 啤酒花的平衡苦味。配上起司有絕佳風味。適合在午後的蘇菲亞戶外啤酒屋,邊聊天邊曬太陽。
Monument to the Soviet Army保加利亞蘇聯軍隊紀念碑
這座極具英雄主義的紀念碑是蘇聯軍隊紀念碑(保加利亞語:Паметник на Съветската армия,Pametnik na Savetskata armiya),位於保加利亞首都索非亞。
這個紀念碑象徵著保加利亞曾經受到蘇聯的影響。年輕人不見得都喜歡蘇聯的那段歷史,因此就有了The superheroes of Soviet Sofia 蘇聯蘇菲亞的超級英雄,用油漆把這些"英雄"們塗鴉成美式超級英雄的這種藝術作品。
我曾經在匈牙利布達佩斯,和一位烏克蘭人一起參加了一場半天的步行旅行。一路上,他跟我聊起自己童年時的蘇聯教育,說當時學校把蘇聯人形容得像神一樣,甚至連建築設計都充滿象徵意義——門要蓋得特別高大,就是為了展現權威與崇高感。他笑著說:「所謂的蘇聯式建築,基本上就是這麼一回事。」
我印象最深的是旅行的最後一天,這位烏克蘭旅伴突然得改機票,因為他搭乘的烏克蘭航空公司竟然倒閉了!
企業管理:忠誠至上,終將導致衰敗
在國家或軍隊的管理中,忠誠是一項核心價值。軍人對軍隊的忠誠,確保組織的穩定與團結。然而,當企業將忠誠度視為管理員工的首要原則時,最終可能導致企業走向衰敗。
為什麼會如此?企業的管理階層並非無所不犯,即便是最優秀的經理人,也難免會出錯。如果管理者的決策錯誤卻得不到適當的修正與懲處,問題將日益積累,最終影響企業運營。同樣地,沒有哪家公司能夠確保每款新產品都能完美契合市場需求,通常需要不斷修正與迭代。然而,在一個以忠誠為導向、缺乏反饋機制的企業文化中,這種必要的修正將變得困難。
以軟體產業為例,若企業採取獨裁式管理,溝通模式變成單向指令——管理層下達決策,員工僅負責執行,而無法提供有效回饋,甚至即便提出批評也無人理睬,那麼整個組織的適應性與創新能力將大幅受限。在這種環境下,唯命是從的「忠誠」員工反而受到獎勵,他們不再提出建設性的批評,而是單純讚美主管的決策英明。然而,當市場競爭加劇,客戶開始發現競爭對手的產品不斷進步,而這家企業卻推出越來越無關痛癢的產品,甚至自滿於過去的成功時,企業的衰落便已成定局。
真正健康的企業文化,應當鼓勵理性討論與批判性思維,而非盲目的忠誠。唯有如此,企業才能在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中持續創新、穩健成長。
2025/03/28
降低Phoenix rendering step %並不會顯著提升算圖品質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測試,降低Phoenix Fire/Smoke Simulator中Rendering的Step%與Shadow Step%,來看看彩現的品質是否變好,是否提升細節表現?
Houdini - Pan Orbit Zoom視窗操作
繼續學習Houdini的基本操作。按下攝影機的icon後
滑鼠的左鍵 = Orbit
滑鼠的中鍵 = Pan
滑鼠的右鍵 = Zoom
在Viewport按下F鍵 = Zoom extent selected 將選中的物件放到視窗最大
tyflow Cluster與PhysX Bind的配合使用
Cluster op讓你可以把粒子分成好幾個群組,這些群組可供日後在其他op中(例如PhysX Bind使用)。用Cluster可讓碎裂的效果增添更多細節。
操作方式是,首先添加Cluster,在Channel中手動輸入clusters 供日後使用。Shusen Zhao 趙樹森根本沒上完V-Ray Mentor 培訓課程
在 2019 年5月份,Chaos Group於 Total Chaos 大會前 2 至 3 個月 發出邀請,邀請我參加這場業界盛事。Total Chaos 可視為 V-Ray 版的 SIGGRAPH,匯聚全球 CG 專家與用戶,共同探討最新技術與應用。大會內容豐富,包括專題演講、社交聚會,以及 Chaos V-Ray 的原廠認證考試,該考試分為一般認證和專為講師設計的進階認證。
一場成功的會議,與一位值得尊敬的專家
Total Chaos 2019 在保加利亞首都索非亞(Sofia) 舉辦,整體活動組織得相當成功,我也十分感謝 Chaos 的邀請。當時,Chaos 在中國的技術由韩世麟老師負責,而台灣則由我負責。韩老師是一位備受尊敬的 V-Ray 專家,他的網站不僅提供技術翻譯,還有獨到的見解,對於中文圈的 V-Ray 用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資源。
儘管我已是台灣第一位 V-Ray 認證用戶,但這次我並未參加這次的認證考試。我的觀點一直是——CG 最重要的是作品,而不是證書。畢竟,參加認證課程需要額外的時間和金錢投入,對真正的專業能力影響有限。
一場爭議性的認證考試
這次大會中,一位來自台灣的同行參加了 V-Ray 講師認證考試,卻向我抱怨了一件事。他問我:
「赵树森是不是你的同事?」
當時,我回答他「不是」(當時赵還不是Chaos的員工),但他接著說,自己對中国人赵树森的行為非常不滿。他指控赵树森在講師培訓課程中途離席,直到最後頒發證書時才現身,最終卻順利取得 V-Ray Mentor 資格。他認為這種行為嚴重影響了 V-Ray Mentor 的公信力,因此特地寫信向 Chaos 的教育認證部門提出抗議。
當時的我並不在意,畢竟當時赵树森並非我的同事,而站在 Chaos 的角度,他們仍然賺到了培訓課程的費用。但回頭來看,這件事實際上反映出了一個更深層的問題——Chaos 在選才上的標準與價值觀。
人才流失與企業文化的問題
後來,我在 2024 年 5 月 遭到 Claudio Meireles 突然解僱,卻保留中国人赵树森在Chaos的職位。這件事讓我對 Chaos 的人事決策產生了更深的疑問。Chaos 無法留住像韩世麟這樣真正有實力、有貢獻的專家,卻容忍像赵树森這樣投機取巧、鑽漏洞的人,這確實令人遺憾。
從這次事件可以看出,企業文化決定了公司的未來。當一家公司更在意短期收益,而忽視了長遠的專業誠信,最終受影響的不只是個別員工,而是整個品牌的信譽。
[相關資訊]
2025/03/27
thinkingParticles的衰退:曾經的特效外掛之路
如今,幾乎沒有多少人在使用 cebas ThinkingParticles(簡稱 tP)了!曾經的 tP 高峰大約是在2009年,當時由 John Cusack 主演的災難電影《2012》震撼銀幕。這部電影的特效震撼人心,而最令人驚訝的是,這些效果大多是利用 3ds Max 完成的,儘管水的模擬部分是使用其他技術製作的。在那時,能在 3ds Max 環境中使用 tP 這個外掛來創造電影級的特效,無疑是非常吸引人的。尤其是電影中的地震場景,通過 VolumeBreak op 切割幾何體,模擬房屋與地面的破裂,效果非常逼真。
這部電影不僅改變了特效產業,還促成了許多特效人才的崛起,許多人後來創辦了自己的特效公司,比如 Hristo Velev 的 Bottleship VFX。他還錄製了極具價值的 ThinkingParticles 教學 DVD,造福了廣大用戶。而我本人也曾撰寫過一本針對 tP 的實體書——《3ds Max視覺特效大製作:ThinkingParticles業界特效完全解密》。
總之,tP 曾經有過輝煌的歲月。但這款曾經風光的特效外掛為何會逐漸式微呢?以下是我認為的幾個主要原因:
Tyflow - Awake (PhysX) 醒來的粒子
tyflow的Property Test可過濾出Awake (PhysX)的粒子,說白話就是醒過來的粒子。那甚麼是醒過來的粒子。
- 睡著的粒子 → Kinematic 會參與運算,但是本身不會被撞開
- 醒來的粒子 → Dynamic 會進行動態物理運算的粒子,會被撞開
藝術創作與工具選擇:軟體的極限,藝術家的選擇
今天在 Instagram 上看到 fllars 使用 Liquidgen 進行液體模擬,成功呈現出寫實的表面張力效果。(點此查看)
這樣的成果令人驚艷,卻也在意料之中。Liquidgen 在短時間內的開發進展,已經足以實現與 Houdini 或 RealFlow 相媲美的表面張力品質,這無疑是模擬技術的一大突破。
然而,這篇文章的重點並不是要討論 Liquidgen 的優勢,而是想談談 藝術家與工具之間的關係。無論是 3D Artist 還是 FX Artist,在使用軟體時,盡力而為就好。如果某個效果需要極為繁瑣的設定,才能勉強達到預期結果,這並不代表藝術家技術不夠,而是 軟體本身的局限性。
誠實面對軟體的瑕疵,比盲目修正更重要。很多時候,藝術家不應該浪費大量時間去修補本應由 程式設計師 解決的問題,而是應該專注於創作本身。例如,在 Phoenix FD 的模擬中,Surface Tension(表面張力) 在小尺度液體模擬上的表現完全無能,這點無需掩飾。
再舉個例子,Phoenix FD Wave Force(海浪動力效果) 也是一個典型案例。我曾投入大量時間調整這個功能,卻始終難以達到理想的視覺效果。而相較之下,Phoenix FD 的 Gasoline Explosion(燃料爆炸)quick preset 則是點擊一下就能獲得相當不錯的結果——這種差異正是軟體設計上的問題,而非藝術家技術上的差距。
當然,藝術家的職責 依然是透過創意與技巧,無論工具好壞,都要盡力讓畫面更美。但我的觀點是——盡力就好,不必為了彌補軟體的不足而過度消耗創作能量。選擇合適的工具,才是提升作品品質的關鍵。
[相關文章]
2025/03/26
用tyflow的Time test op進行隨機選取
如果是用thinkingParticles來做隨機選取進到下一個群組,十分麻煩。用tyflow可以很簡單地做到。透過Time Test op,其中把Test value的Variation設置為100就可以做到。
粒子原本為黑色,隨著時間,隨機選取進入到下一個事件,變成紅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