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flow的Multifracture雖然切割效果很真實,但有時會希望更像voronoi式的切割,可是斷面不是直線的,要有扭曲的隨機效果。以下是關鍵參數:
2025/03/16
2025/03/10
tyflow Rotation - Align to shape mesh只修改粒子的Pivot
tyflow的Roation op - 當不勾選Affect particle shape orientation時,就相當於3ds max的Affect pivot only。可以使用Align to shape mesh來改變軸向,這個功能可以做很多事,比方說使用Voronoi op要把物件切割成木片時,軸向變得很重要。但又不想調整原始幾何體的軸向,就可用這個方法。
PhysX Shape - Hull Size Multiplier碰撞殼的尺寸調整
PhysX的碰撞,為了提升計算效率,會透過原始幾何體的Hull殼來計算。在某些情況,比方說碎裂的幾何體,碎片的Hull彼此相互交錯會造成一開始時就爆開。在Hull的Size multiplier中調低可避免Hull交錯的問題。
tyflow Element Fracture 根據元素拆分
以前有個maxscript叫Detach Elements,可以把幾何體中的每個Elements拆分成一個一個獨立的幾何體。tyflow的Element Fracture op做的是一樣的事。
使用的時機: 物件有預先切割,比方說磚塊構成的房屋,由單一幾何體構成。但你想要拆成一塊一塊磚塊,這時就可用Element Fracture。
2025/03/09
Phoenix Simulation Speed模擬時間的最佳化
Phoenix在模擬時會記錄每個階段所花費的時間,統計放在Simulation Speed選單中。我們可以從這些數據來判斷要修改那些參數使來最佳化模擬的時間。
以上是模擬煙霧所得到的資料。佔26.1%最高的是Fluidity,這是在Dynamics捲展覽中的參數,可降低Quality來加速模擬。
再來佔第二高17.5%是Transport (Advection),可調整的是Steps Per Frame,這也是影響模擬結果最重要的參數之一。
其他的因素都沒有上述兩個影響那樣大,例如Vorticity或是其他Gravity與Buoyancy的影響都很輕。
當然實務操作上首先還是會先調整Voxel Size與Grid dimensions這兩個屬性。
2025/03/07
2025/03/06
tyflow fragment on spot在爆炸時才對物體切割
如果是玻璃,預先碎裂看起來就不好,所以要在爆炸衝擊時才進行切割會比較好,該怎樣做呢?
首先,不管是用Multifracture或Voronoi Fracture op,在作用時間Timing都設置為Continous持續計算。2025/03/05
tyflow: Scale by Proximity 根據距離縮放粒子
這個效果常常見於Motion Effect。以前用thinkingParticles很複雜但是用tyflow卻能輕易做到。
先導入幾何體,然後用Face fracture切割成一個一個面。添加Scale op,在Scale中設置為Absolute。勾選Multiply by proximity。在Objects清單中添加場景移動中的球。 這樣球移動那哪裡,面就會縮小放大。 勾選Invert則效果相反。
tyflow Scale - Relative multiply 用球體當作爆炸的力
tyflow提供各式力場,但都不如用PhysX的球體去推擠其他剛體來的效果更加真實。我們可以產生球體使其隨時間而變大來擠壓其他剛體。方法是添加Scale op,Timing設置為Continious,Scale設置為Relative multiply。將Scale value設置為150%。這樣球體就會隨著時間越來越大。但也不能讓它無限放大,因此在最後添加Delete op - Age。
tyflow Hull mode - Compound 剛體碰撞的近似幾何體
PhysX的剛體計算會透過近似的幾何體進行 - 稱之為Hull。這個Hull可以是球體,方塊或是原本的幾何體,或是...合成出來的近似幾何體 Compound。
Hull的選擇很重要,它會影響模擬的速度與精確度。不夠精確會讓碎裂的物體在一開始就爆裂,不穩定。而 Compound是很不錯的Hull類型,它以Grid的模式去近似原本的幾何體。所以Slice Length越小,越精確。
2025/03/04
tyflow PhysX Shape Sticky starting penetrations讓碎裂一開始不爆掉
用Voronoi Fracture或Multifracture op所切割的物體,很容易在一開始模擬時就爆開。在tyflow中的PhysX Shape中的Start penetrations起始穿透的選項中有提供Sticky starting penetrations,可以避免碎片在一開始就爆開。因此這個選項預設是啟動的。
當然這跟你剛體的Hull精確度有關,大部分情況Hull的類型不會很精確,有穿透是正常的。
如果想要一開始就計算所有的鋼體穿透,就選Process all penetrations。
tyflow Property Test - Neighbor count 選取在距離內的粒子
tyflow Property Test - Neighbor count可以用來選取距離某粒子內的粒子。以此為例就是我們希望靠近子彈粒子的玻璃粒子再次碎裂,就可利用之。使用Property Test op,Test type選Neighbor count,在Test value選Greater than,Value 為0。根據實際需求,在Search value中設置距離範圍。
2025/03/02
lightning tyflow grow製作閃電效果
tyflow grow operator可以做出生長或是閃電的效果。 可以產生這樣的mesh之後,然後取其mesh,做出簡易的閃電動畫。
2025/02/26
recursive fracture tyflow 重複切割
tyflow是基於particle flow的概念,所以基本上是一個事件傳到另一個事件的event-based particle system; 相較於thinkingParticles則是rule-based的。這兩種系統各有各的優缺點。
2025/02/23
Fracture at contact points tyflow根據碰撞處進行碎裂
又是跟上一篇有關的內容。如果玻璃被掉到地上,要產生寫實的碎裂,在與地板接觸的位置應該有比較高密度的碎片。因此能根據接觸點來切割幾何體便很重要。利用Birth Objects先把Box導入到tyflow中,tyflow預設便會計算地板碰撞。當PhysX Collision觸發到下一個Voronoi Fracture時,其Voronoi point mode切換成Point Cloud。
2025/02/21
At PhysX Contact Points 在撞擊點產生粒子
這篇是前一篇的補充。如果要在撞擊點產生Point Force,我們必須要利用At PhysX Contact Points這個參數。Spawn operator中,Spawn mode選擇At PhysX Contact Points,這樣Point Force產生的位置才會在正好在子彈撞擊處。由上圖可看到Point Force的Gizmo顯示其範圍。
tyflow Point Force 點狀力場
繼續談玻璃碎裂特效。tyflow有一個operator很方便 - Point Force點力場。就是根據粒子產生力場,很實用 (不知道為何thinkingParticles沒有類似的功能?!)。在撞擊的位置產生Spawn一顆粒子,然後產生Point Force。在Point Force中要指定受影響的玻璃碎片群組 - Simulation groups - 2。 產生子彈撞擊的瞬間衝擊力。
2025/02/20
GPU Aid Simulation - Phoenix FD 用GPU加速模擬
Phoenix FD的Fire Smoke Simulator的Simulation選單中有個選項是Use GPU to Aid Simulation。一直很好奇這到底能加速到甚麼程度。實際模擬煙霧效果,勾選大約能減少5%的模擬時間,當然這跟你顯卡GPU性能有關,我的是RTX 1000 Ada Generation Laptop GPU。這只能對PCG方面的模擬進行加速,希望未來開發團隊能擴展到其他功能以及液體的模擬。雖然我不抱太大期望 (笑)